一、基层处理与湿度控制
基面清洁与干燥:
施工前需彻底清除基面松散物、浮尘及油污,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基面;若基面残留水分,需使用干燥剂或吸湿器降低含水率至<10%。
雨前雨后均需检测基层含水率,避免因湿度过高导致涂层附着力下降或泛碱发白。
基层修补:
雨季施工前应修补墙体裂缝,确保抗裂砂浆完全固化,防止雨水渗入引发基层变形。
二、施工环境与时段选择
避开雨天作业:
禁止在降雨期间或雨后24小时内施工,需等待空气湿度<80%、墙面完全干燥后再复工。
每日施工后需用篷布覆盖工作面,避免未干燥涂层被雨水冲刷。
防风防潮措施:
强风天气暂停施工,防止壁面温度骤降影响涂层密着性;必要时用篷布遮挡施工区域。
雨天关闭脚手架电源,材料堆放区域需做好防雨保护。
三、材料与工艺优化
涂料选择与调配:
优先选用耐水性强的仿石漆,并添加水性助剂(如防白水),提升涂料流动性和抗潮性(添加量参考:水性漆3%、PU漆5-8%)。
避免使用劣质分格胶带,防止残留胶渍或遇水脱落。
分层喷涂与养护:
采用薄涂多遍工艺,单层厚度不宜过厚,每遍喷涂间隔需确保前层完全干燥。
喷涂完成后及时辊涂罩面漆,增强防水性并减少雨水渗透风险。
四、复工检查与应急处理
复工前检测:
雨后复工需检查基层含水率(湿度<10%)、空气湿度(<80%)及环境温度(>5℃),达标后方可继续作业。
若发现涂层泛白、起泡等问题,需铲除受损区域并重新处理基层。
设备与安全管控:
雨后需检查脚手架、吊篮等设备的稳定性,避免因雨水浸泡导致支撑悬空或电源故障。
总结:雨季施工需严格把控基层干燥度、环境温湿度、涂料适配性三大核心,结合防雨遮挡与分层喷涂工艺,可有效规避泛碱、开裂、脱落等质量问题。